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林青贤:深耕家庭教育事业 助力党风家风互促

2023-03-22 10:56:10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终身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为此,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系统的方式方法。相应地,以青年才俊林青贤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基于朴素的家国情怀,自觉投身家庭教育事业当中,并凭借其超前的眼光,扎实的学识,系统的调研,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党风家风一体化建设,适时为世人带来一部具有指导性、落地性的《党员干部好家风》,为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现代转化、党风家风的实践性研究做出了积极探索与论证。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

字恒辰,1976年生,广东珠海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党员干部好家风》编撰委员会顾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头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发起人,国内家庭教育品牌“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家庭教育类畅销书《幸福从接纳开始》作者。曾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人民周刊·家风》特刊主编。钻研家庭教育研究近二十年,2012年专业从事家庭教育研究,走访中华名门及民间故居近百家,深入研究2500年以来的家风家教建设,在国家版权局通过登记的研究成果作品达200余万字,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口碑效应。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的正式施行,我国家庭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重大转折。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这意味着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也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之路。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研究的专业团队力量明显加强,高水平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林青贤,便是率先探索家庭教育的先行者,深耕其中且脱颖而出的优秀代表。他从自发到自觉,结合20余年的理论研究与家庭家族的实践实修,逐步摸索出党风家风互促的规律与奥秘,取得了一定的专业研究成果,为家庭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爱自然生命力

破万卷书  回溯家文化



2012年,在获得“2011-2012年度珠海市经济年度人物奖”之后,林青贤当即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结束掉人生的前一个阶段,跟随心的方向,循着对家的爱、对人格本源的好奇,重新出发。从此,他真正走上了专业化研究家庭教育的道路。


重大决定的背后,往往叠套着多重因素,其中有感性的,有理性的。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携妻子寻访钱穆、钱伟长故居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携妻子寻访荣氏故居



那是2001年的春天,伴随着大女儿的头一声啼哭,初为人父的林青贤迫不及待地冲进书店,试图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然而,遍寻两家书店才勉强购得的两本育儿书,竟均是外国理论的译著。对此,他隐约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儿,“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历来都是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应该有很多相关的书籍才对。”


此后,林青贤更频繁地奔走于书店和图书馆之间,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地钻研着家庭教育类书籍和资料,特别是中华家文化相关书籍。不期然地,在内心种下了一颗传播以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早期企业管理咨询的工作经验给林青贤留下这样一个深切认识,即决定一个人综合素养和人生长度的,应该是童年而非成年。“面对各个层面的企业家,让我看到了‘企业’和‘家’之间的距离,看到了企业的文化其实就是企业家个体内在精神文化的外在呈现。我看到了成人人格的前因——‘童年人格’。”这与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所表达的观点不谋而合:“家庭者,人生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山西常家大院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乔家大院


在接受采访期间,林青贤讲了这样一则小插曲。有一天,他接到出版社打来的邀约电话。原来,对方在书店看到他大女儿的心灵绘本《简单的在这里》很受感动,想邀请父女俩编辑一本“成长对话录”。林青贤表示很犯难,因为在女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他说的并不多。这令对方很好奇,更想了解林式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操过程。林青贤如实相告:“运用境教,父母有知有觉,让孩子不知不觉地长大,这是教育的艺术。境教是教育的前端,孟母三迁的境教就是不言之教的艺术体现。”


尽管家庭教育对话录终并未诉诸于文字,但林青贤表示,自身的家庭是多年家庭教育研究的大受益者:“女儿人格独立,有思想,心灵美且身体健康,如今在国外上大学每天必通视频跟我们聊家常。而我们家庭每周六必从城里回乡下陪伴父母过周末,太太很贤惠,我很幸福。”


行万里路  构建系统家教观


广泛的家文化阅读给林青贤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滋养,同时更激发了他的好奇心,那些圣贤伟人们,究竟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呢?他萌生了深入名人故居、祠堂一窥究竟的念头,试图揭开名门家风家训诞生的神秘面纱。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习家祠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曾国藩故里


此后,林青贤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故居寻访之路,从孔孟老庄,到王阳明、朱熹、曾国藩,再到近百年为党为国作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及革命先辈的故居,外加广东本地的一些民间故居,加起来足有百余家,只为找到家庭教育现代转化的中国方案。


整合中华名人家训体系以及对名门后人的访谈,林青贤有一个重要发现:家风家训家规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一大核心:人的多样性和多可能性。故家庭教育虽不是学科的教育,但必然包含科学的教育。


林青贤把上百家名家的家训进行分类,如:“孟母三迁”蕴含境教,曾国藩家训蕴含离场教育,司马光的成长故事蕴含身教的启迪,王阳明心学的重点不仅是良知还蕴含志向的教育等等。中华传统家庭的教育方式,原来是用境教、身教、言教、离场教育、在场教育、三观教育、志向教育、爱的教育等多样式来完成的。基于此,林青贤看到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由此坚信,中国现代家庭是可以通过整合以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进行实操性入户指导的。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林则徐纪念馆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匏安故居



林青贤逐渐形成了一套成人、成才和成事的教育理念。成“人”的教育,即成为一个“人”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的人“才”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家庭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很难代替。成“才”的教育,即过去关注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今天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加“见识”的累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成为有见识、有格局、有量度的人。而成“事”的教育,是让孩子的人生有所作为,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同样需要家庭的教育。


这些重要的理念终都诉诸笔端,形成了系统论述,通过《父母专业课》《父母教练课》《家风建设(一)》《家风建设(二)》《人人都是教育家》《唤醒内在天才的秘密》等十余部研究成果向社会输出,此外还有发表期刊文章近10万字。


“家庭教育决定人格,学校教育决定人才。”林青贤强调,每一个家庭就像一所学校,家长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家风如何取决于家长,不仅孩子需要学习,家长更需要学习。


爱自然生命力

爱党爱家 互为表里


一直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涵养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家风。2022年6月8日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调研时,习总书记特别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较好的遗产。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毛泽东故居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诸葛亮湖北襄阳“三顾茅庐”之地


林青贤对此有颇深的体会,他认为,自己能够半路出家深耕于家庭教育事业,其情结与信念就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爷爷和父亲对自己的影响。


“我爷爷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从小就跟随他接受党的教育,是听着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的人物故事长大的,也常亲眼目睹村民们对我爷爷由衷地表达感谢。”言语中满是对爷爷的崇敬之情。


“我父亲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人,他凡事尽心尽责、清廉守正,每一年都获评‘优秀党员’。而‘家’是我父母共同的信仰,他们常说‘家是重要的!’我们家是非常干净、和谐的。这个对‘家’的信仰深深影响着我。”从林青贤的成长背景来看,家风中渗透着党风,又反过来涵养着党风。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延安革命圣地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寻访一代清官包拯墓园


林青贤引经据典地细数着中华文化体系中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和甲天下观念。“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国’是我们的大‘家’,但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大‘家’。”


二风融合  体系渐成


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林青贤遇见了一位有着同样家国情怀的党风家风专家——郑升哲先生。郑先生分享了很多党风家风的核心与内涵,令他受益匪浅,于是,他频繁向郑先生请教党风家风的学术问题,多方面受到极大的启迪。而郑先生也极谦虚地向他了解关于传统家文化的现代转化研究,二人随之成为学术研究上的战友。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表示,应邀加入编委队伍,参与《党员干部好家风》的编著工作,是对他的莫大肯定和鼓励


此后,林青贤应郑升哲先生之邀加入到《党员干部好家风》的编著队伍当中。该书从筹备到问世历经50余次修改,终定稿23万余字,经上级相关部门审稿交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自2022年7月出版至今,单社会性采购就达10万册,充分体现了社会基层对该书的高度认可。


《党员干部好家风》全书共分为十个篇章,以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面对社会发展新特征、政治建设新任务、文化教育改革新问题、家庭伦理重建新需要为核心,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理论结合经典案例,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拜访朱熹故居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与友人共访张载祠



该书既有殷切期盼,又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论述的高度注解,与二十大精神高度契合,集中体现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一体的内涵,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先进性和落地性。


回顾参与编撰全书的过程,林青贤深切的感触是“因为亲证,所以踏实;因为行动,所以感动。”而在这份感动中,就有一股情感源自主编郑升哲先生对自己的熏陶以及求是精神的薪火相传。这位论年龄该做兄长,论气质更像爷爷的前辈,给林青贤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永远精力充沛”,白天认真工作16个小时,晚上还要写稿至凌晨,平均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我问他为什么对党风家风的研究如此着迷,他笃定地说,‘党和国家需要’!”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参观余姚王阳明故居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与友人参观扬州阮元故居


这一段难忘的经历令林青贤更加坚定深耕家庭教育事业的抉择,也更加笃定这样一个认识:党风与家风一脉相承,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风家风的融合学术研究是必要更是必需。


诉诸实践  深化发展


如今,林青贤也越发坚定地走在党风家风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上。


他通过个人的摸索成长认识到,中国家庭教育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家庭教育全面发展的交流平台、人才互动平台,一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到的“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性质的融合平台”,一个促党风正家风的示范平台,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指引的省市级示范落地模版,一个家庭教育全系统的展示平台。终于,这样的个人期许得到了时代的回应。


爱自然生命力

林青贤结合多年研究做中华家风家教实践成果报告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将于“国际家庭日”所在月5月份举办“中华家风家教展览会”。作为专业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又是珠海本地人,林青贤再次应邀参与到展览会的系列工作当中


据林青贤介绍,本次“中华家风家教展览会”以“促党风正家风促和谐共创融”为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基调,设有党风家风、红色革命文化、新时代家风建设等多个主题版块,展览内容包括了党的百年党风家风传承,第二个百年党风家风展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家文化、现代家文化创造性转化、高校党风家风研究成果,各地党风家风研究实践成果,线上家庭教育平台,万余册党风家风书籍展示长廊等,同时还融入少数民族“家文化”的特色展示,以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自觉认同,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展览会作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一个参考示范性举措,是建国以来首次重实践、汇成果的党风家风展览会,充分体现了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的促进融合效应,有望成为中国家庭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展览会。


对林青贤而言,赶上家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可谓是正逢其时,而倡导和推进党风家风一体化建设,则是抓住了中华传统家文化现代转化的关键所在。


爱自然生命力

境教——正确归“因”才能正向结“果”

文/林青贤




孟母是我研究“境教”的启蒙老师。


故事很旧,内容很新,敬请“悦”读。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在这里我还是想再讲一遍,设一个“前因”,因为“设前因”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要。


孟子三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为了守孝,搬到父亲墓地附近居住。渐渐小孟子跟小朋友们经常玩哭坟办丧事的游戏。孟母决定搬迁。搬到市集附近住,渐渐小孟子又开始模仿商贩叫卖之事。孟母决定再次搬迁。搬到学校附近,小孟子开始了真正的学习。故事讲到这。


境教启迪:你觉得孟母是不是有知有觉?如果孟母归因错误,把问题归因于孩子而不是环境。那么,孟母会不会在不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又经常性地责怪小孟子只懂得玩而不专注于学习呢?


这里引发了一个现代家庭常见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孩子”还是“改变环境”?


有这样一个现实的教案:一位3岁的小朋友跑到我的讲台上来乱蹦乱跳,如果你正在台下听课,你会怎么做?我看到的现实是,有些家长开始躁动起来,甚至有人在喊,“谁家的孩子啊!能管一下吗?”我们开始责怪家长!我们习惯性地归因在“人”,终可能会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孩子被训斥得哭闹。这是着力于“教育孩子”。


反之,如果我们着力于“改变环境”呢?


从“环境疏导”,这时我们只需蹲下来对孩子说,“孩子,外面我们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小蹦床,你可以到外面去跳,这里是不可以跳的喔!”接着温和、明确、有立场地告诉孩子,“老师爱你!”孩子会很高兴地跑到外面的蹦床上去玩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只知道外面有蹦床玩,可哪里知道那是大人刻意安排的“境教”呢。境教的艺术,化解了“人”的冲突,归因正确,一切都变得自然,孩子也因此知道了“哪里可以跳”“哪里不可以跳”,规则意识也开始启蒙了。同时,孩子被爱到、被看见了。爱与规则同时发生,随心所欲中又不逾矩。


“知道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一个人“成长”的体现之一。一个在“环境”与“人”之间建立规则的成长过程。


这里没有伤害,只有爱;没有控制,只有适合;没有堵塞,只有疏通。


境教是教育的前端,环境更是教育的前因,我们要向孟母学习。家庭教育可以是一门艺术,“境教”是一种不再需要“狮子吼”,温和有爱的不言之教。


父母有知有觉地让孩子不知不觉长大,境教的发展可以让我们更有机会拿着中国地图与世界地图、拿着家中境教设计图憧憬着孩子的美好未来。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3年第06期


近期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微信二维码

手机站

Copyright © 大连梦家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辽ICP备2022007037号-1   技术支持: 联企时代 主营区域: 大连